什么是除夕
除夕是我国农历中重要的节日。就是指春节的前一天。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“岁除”,意为旧岁至此而除,另换新岁。除,即去除之意;夕,指夜晚。“除夕”是岁除之夜的意思,又称大年夜、除夕夜、除夜等,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。除夕是除旧布新、阖家团圆、祭祀祖先的日子,与清明节、七月半、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。
出席的习俗
除夕,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,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,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,在爆竹声中辞旧岁,烟花满天迎新春。在这天,我国从很久以前就流传了“守岁”的习俗。就是在除夕这天,人们在半夜十二点之前是不会睡觉的。
压岁钱
压岁钱也是我国除夕和春节时的一种习俗。是指长辈给晚辈的红包。到清代,才有儿童庆岁,长辈与以钱,贯用红,置之卧所,曰“压岁钱”。至中华民国,又曾流行以红纸包100铜元,以示“长命百岁”,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才用纸币,以示祝福.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,表示压岁(压祟)。
相关推荐: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