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的变化
除夕有时候是29有时候是30,是因为时间缘故,有时候农历时间以及月亮的转的时间来确定的,因农历时间的变化都会有所不同,且月球处于中间时,就是农历的每个月的初一,也称“朔”。两个朔之间的天数就是农历一个月的长度,称一个“朔望月”。因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,当月球离地球较远时,运行速度较慢,离得近时速度较快。月球的运动忽快忽慢,因此,日月运行重合的时间就不固定,两个朔之间就没有一个固定周期,时长时短。
农历时间算法
我国农历时间的算法以“朔望月周期”来计算,用这个方式算时,会在人们看不见月亮的时刻来记录初一时间,这样每当到这个时刻就会知道是什么时间;“望”所在日为十五,就是满月的时刻。由于月球、地球、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,因此“朔望月周期”有长有短,农历一年中就出现了大月30天、小月29天的分法。同时,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月,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,这需要通过观测和科学推算加以确定。农历腊月的“朔”(初一)到正月的“朔”(初一)恰逢小月,因此年三十就这样被省略了。
旧岁而除换新岁
除夕是每年农历十二月中的最后一天,它与新年的大年初一首尾相连,而这天人们都会吃着团圆饭,享天伦乐,也让很多人在这天祈求自己的新年愿望,人们都要除旧迎新,有旧岁至此而除,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。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,消灾祈福为中心,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,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,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年尾三十,也可能是年尾二十九,但不论如何,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