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七的风俗
在神话这当中在正月初七这一天,也就是女娲造人的时间,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“人日”,即“人类的生日”,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。 中国传统民间称初七这天为“人日”“人胜节” 或“七元日”。在古代,“人日”有戴“人胜”的习俗。“人胜”是一种头饰,又叫“彩胜”“华胜”,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、剪彩为人,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,也戴在头发上,因此,“人日”也称“人胜节”。
吃面条寓意健康长寿
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,在正月初七吃面条寓意来年的健康不会有影响, 因为这一天是人的生日,女娲在创造世界时,先造了六畜,最后一天才创造人类,被称为“人日”。作为关乎人类自己诞辰的节日,当然吃食也要特别讲究,其中以面条特别适合拿来做当天的食物,因为面条顺溜,每一条又比较长,人们认为吃面条意味着长寿,表达了老百姓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与期待。
蕴含特殊寓意
在正月的风俗习惯当中吃面条是一件常事,春节里的初七、十七、二十七其实都是适合吃面条的,其中的寓意是缠住光阴岁月,不让时间快速流逝,人们就可以长寿了。而且煮熟的面条夹起来很顺,象征未来生活平安顺遂。民间也有种说法,给小孩吃面条可以类似绑住他们的双腿,不乱跑就不会被不吉利的东西拐走。
下一篇 雨水节气农事活动 作物加快生长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