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小寒就有三候
每个节气都有三候,大部分都是从古代就有的。中国古代将“小寒”分为三候:“一候雁北乡,二候鹊始巢,三候雉始鸲。”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,此时阳气已动,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;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,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;“雉鸲”的“鸲”为鸣叫的意思,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。
古时候叫大雁南飞
每个节气的每一候都不一样,小寒一候雁北乡,古时候叫做大雁南飞,小寒的时候,也就是雁子南飞的时候,算是彻底的进入最寒冷的时候,人们开始享受年尾的欢乐。小寒之日“雁北乡”,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,在这个时候阳气已动,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。
以鸟类作为物候标识
小寒是一年中倒数第二个节气,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。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。“雁北乡”是七十二候中的第六十七候,“乡”同“向”,可见大雁真为守信君子。二十四节气中只有白露和小寒是完全以鸟类作为物候标识的。古人认为,“禽鸟得气之先”,鸟类在感知阴阳之气流转方面有难以比拟的天赋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