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的意义
在我国有着凝聚了民众智慧结晶的二十四节气,以此来判断农耕的时间,不得不说我国民众高超的智商,立春是二十四节气首当其冲的节气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立春代表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将要过去,开始进入风和日暖、万物生长的春季。我国古代,以“四立”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,即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,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,立秋、作为秋季、冬季的开始。以“四立”来划分四季,主要依据的是历法,反映的只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气候情况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,南北跨度大,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,以“立春”标志着进入春天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,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只具有参考意义。
哑年的由来
在2022年春节的时间是2022年2月1日,而2022年立春是2022年2月4日,相隔三天,这天农历时间为正月初四,正值春年期间,立春在春节之后,因此2022年是有春的。有春无春是因为农历与公历之间存在差数,设置了闰月,也就是农历“三年一闰和十九年七闰”。由于两种历法时间的推移,前赶后错,便出现了盲春、两春、同春现象没有立春这一天,就被称之为哑年。
咬春的习俗
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个节气,是立春,它是二十四节气之首,在这天,有的地方会吃萝卜,春卷、春饼等,这又被称作“咬春”。拥有悠久农耕文化的中国,对能够开始播种的春天非常重视,民以食为天,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,吃一些新鲜蔬菜如萝卜、韭菜、豆芽等(这些菜包在面饼里就成为春卷、春饼),既顺应春天阳气升发,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