彝族的传统节日

104 0
翰林咨询网真人算命

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,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七个超过8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。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,我国彝族人口为8,714,393人,居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第六位。主要分布在云南、四川、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,总体上呈大分散、小聚居的地理分布格局。

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石林彝族自治县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等19个自治县,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区。此外,北自大渡河,南到云南国境线,东自乌江,西抵澜沧江都有彝族人口以村为单位的零星分布,这些地区的彝族一般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杂居。另外,彝族在越南、老挝、泰国、柬埔寨、缅甸等国家也有3万多人。

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,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。彝语分北部、东部、南部、东南部、西部和中部六大方言和土语,方言之间差别较大。

彝族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,不同的传统节日有其不同的社会功用。

彝族老年节

云南巍山县山塔、龙街一带彝族的传统节日,每年农历除夕举行。节前,家家户户要杀猪宰鸡,磨豆腐、做面条、酿白酒,备好节日食品。

节日当天,各家各户张灯结彩,贴门神和春联,并在院子中心栽一棵枝叶茂盛、高三四米、有三盘树枝的松树,名为“天地棚”。然后在树干上扎一把松毛,将香柱插在松毛上。树下置一供桌,桌子上燃灯作天地神位,并摆有猪头和鸡祭献。在房屋后墙,也栽一棵松树,名为“米士”代表厩神。祭祀厩神以求其保佑六畜兴旺。

在祭完天地神灵和厩神后,再祭自己祖先。黄昏后,各家皆以红纸“封门”,正月初二别家的童男前来“踩门”方可开门,龙街彝族过节时还要在堂屋内外铺上青松毛。山塔一带彝族节前要将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团聚。人夜后,全家团圆欢宴,由家长给儿女们讲家史、故事,通宵达旦,俗称“守岁”。五六岁儿童站在门槛上比高,据说这样才长得快。

彝族羊年

云南牟定彝族民间节日。每年农历除夕晚上和初一,当地彝族要养羊过年。这里的彝族家家户户都养羊,人们对羊很重视。

除夕晚上,要在羊厩贴对联,要给羊喂由荞面、小米、麦面等粮食掺和起来的年饭。除夕晚上,老人要给年轻人唱述有关羊的来历的古歌。

初一,各家带食品,放鞭炮,到羊圈和羊共餐,给羊喂它爱吃的树叶。羊年过后,择日把羊赶到山坡上去放牧。

彝族开新街

云南峨山彝族的传统节日。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赶街日。

旧时峨山一带彝族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焚香祭神后,各家就互不往来,直到正月初二或初三各寨举办民间灯会、龙会、虎会、地会时才相互往来。待到开新街后,人们才下地干活。

开新街这一天人人都要穿上新衣服、吹奏起各种古老独特的民间乐器,耍着龙灯、虾灯、狮子灯、彩船灯,跳着热烈奔放的花鼓舞,从各村寨朝指定街场上涌去。街场上,点三声地炮,地炮一响,便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讲话,祝愿当年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接着举行各种文艺表演和娱乐活动。

晚上,年轻人还要燃起簧火,继续歌舞娱乐。有的地方还有在松毛席上吃“开新街饭”的习惯。开新街期间,人们还要在货摊上购买春耕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生活用品。

彝族姑娘节

又称“姑娘街”,云南金平彝族姑娘们的节日。时间在春节后的第一个赶场日。届时,除彝族姑娘外,瑶、苗、哈尼族的姑娘们也要来参加。

歌舞是姑娘节的主要活动。姑娘们在街场上手拉手围圈歌舞,展示自己的青春,表现自己的美貌。买卖货物是姑娘节最有特色的活动。这天,歌舞过后姑娘们要把自己带来的山货、药材卖掉,然后购买花边、丝线、银质首饰。买东西时,会出现小伙抢着替姑娘付钱的场面。这些小伙子口中唱着花灯调:“好久不赶四方街,蔑帽团扇排又排,妹要爱啥快快买,妹买蔑帽哥开钱。”他们勇敢地向自己中意的姑娘献情。

姑娘节是男女青年交流感情、谈情说爱的好时光。夕阳西下,赶街归来的沿途,情歌声声,一对对恋人沉浸在喜悦和甜蜜的气氛中。

彝族拜姑爷节

云南峨山一带彝族传统节日。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日。多以村寨为单位举行。届时,人们把三五年内本寨嫁出去的姑娘连同姑爷一起接回本村。

先给各家姑爷送大红拜帖,然后由寨子组织舞狮子、龙灯、花鼓队以及大头和尚,到各家去拜耍。姑爷们必须点燃鞭炮欢迎,拿糖果糕点相送。有些村寨还要把所有的姑爷都请到一起团拜,让各家姑爷在这种集体场合里显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。

团拜时,有的还要摆各种高产作物的种子。拜姑爷节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。

彝族赛装节

云南永仁县彝族传统节日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。相传古时有两兄弟,都是勇敢勤劳的猎手。他俩带着乡亲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。当寨老准备为他俩完婚,问喜欢谁家女子时,他们回答要心灵手巧的姑娘。

于是,正月十五,寨老招集全寨姑娘比赛服装,让兄弟俩选择。姑娘们尽其所能绣花染色,兄弟俩都选上了如意的人,因此得名赛装节。届时,姑娘们身着自己缝制的盛装,个个丽装美貌。赛装优胜者成为小伙子们倾慕追求的目标。

彝族黑井灯会

云南省牟定县黑井一带彝族的传统节日,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。黑井一带盛产井盐,龙灯会的第一个节目便是“耍龙”,龙有九节,分别扮演出盐水的井以求盐水更咸。

此外还有三打、进贡、媒婆、水族、耍狮、嫁女、得利等娱乐节目。最后是“合井太平”,由两盏彩云灯以及盐灯、白鹤灯、鲤鱼灯组成,取彩云灯助龙上青天、盐灯喻盐业兴旺之意。用灯架一“井”字,取“合井太平”之彩头。

彝族巴乌节

云南鹤庆县东、西山区一带彝族的民间节日。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。“巴乌”即打来的意思,是一种欢庆狩猎凯旋归来和祈望来日狩猎丰收的仪式。

过去,每逢寨中捕到猎物时,都要跳“巴乌”舞。跳舞之前,猎人要在歌场剥猎物,把兽头交给狩猎组织者或指挥者,兽皮给打死猎物的猎手,兽肉给主持祭祀活动的“阿布”,“阿布”将肉放在助祭火上烧烤。接着,拿兽头的在前,披兽皮的随后,围绕火堆表演打猎的各种动作。其他猎人则在捕获猎物的猎人带领下,扮兽尾随,共同表演擒捕野兽的舞蹈。兽肉烤熟后,人们共享野味。后来跳巴乌成为定时举行的传统节日。

如今,节日中的巴乌歌舞更加精彩。由12面木鼓,12面铜锣和12支吸呐(闰年各用13件)组成乐队伴奏。由36名年轻女子披上虎、豹、狐狸、熊、兔等野兽的毛皮或头插锦鸡和各种鸟雀的羽毛,装扮成飞禽走兽,围绕火堆踏歌起舞,表现各种动物的姿态,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。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,将“猎物”围住,表演各种狩猎动作,以期来日狩猎丰收。节日期间,还要进行耍龙灯、狮灯、白鹤灯等活动。



翰林咨询网微信公众号

标签: # # # 中国 # 彝族 # 传统节日 # 西南地区

  • 评论列表

留言评论